在清朝,翡翠是极为珍贵的珠宝,多为皇宫、大臣所有。当今,翡翠仍是珠宝、首饰、玉器、古玩中的上品,不同的是百姓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挑选翡翠饰品。翡翠的质地,其硬度较高,通常把翡翠称之为硬玉,质地细腻,地子为透明或半透明,地子透明程度越高其经济价值也越高。
什么是翡翠的地子呢?地子就是除去绿色以外的部分,水头多的称之为玻璃地,其价值也最高,水头少的称之为干地,或瓷地,另外还有水地、蛋清地、藕粉地、豆青地等。
俗话说“地子吃绿”,就是讲的翠地子很重要,因为翠地子不透,翠的颜色再好价值也不会很高。翡翠的地子与绿色的关系极为密切,它并不是孤立的。在观察、研究和评估翡翠的质量时,首要的一条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“地子与绿”的关系。其基本特点是:地子是没有绿色的翠,而翠则是有绿色的地子。地子好时,绿也好;地子不好时,绿也不好。
看完了质地,再看翡翠的颜色,浓艳的绿色为上品,如果光有翠地子而绿色稍差,价值影响不是很大,如果光有绿色而翠地子不透,那价值就不会很高,可见翡翠的地子很重要,有的翡翠没有绿色带或片,只有绿地子,其翡翠的价值也是很高的,称之为冰种翡翠。总之,收藏翡翠一定要先看地子的优劣。
翡翠看质地、绿色,还要看其雕工,也就是工艺技法,这些都是翡翠的价值组成部分。在清代翡翠很讲究雕工艺术,多为吉祥题材,尤其是雕刻好的翠牌子,除吉祥题材外,多为一面人物一面字,雕工技术最高的是平地起花,难度非常大,即把主题轮廓画在雕刻物上,把题材以外的地子铲平,以突出题材部分。
这种雕工讲究所铲除的地子一定要平整,经抛光后没有波浪纹,不能留有刀痕,而凸起的花纹边角一定要圆滑,不能有挡手的地方,饰物的边沿部分大都用阴刻线条勾勒,整体翠牌阴阳线条交错,显得非常有立体感。
翡翠雕工分旧雕工与新雕工,旧雕工指清代雕工,因为翡翠在清代中晚期大量涌入内地,此时的雕工讲究纤细、繁复,尤其到了清代晚期,以复杂的雕工作为商品的卖点,但要精工细雕,否则一般的雕工很容易出现败笔,倒影响了价值。
新雕工,那就是现代雕工,现代雕工一部分为仿清代雕工,题材、做工都仿。还有一种是纯现代题材,什么题材好卖就雕什么题材,根据当前市场来确定题材。现代的雕工方法没有清代的娴熟,常留有毛碴。现代的抛光技术较清代有所提高,抛光讲究亮度,而清代翡翠抛光后的光泽非常柔和。两个时期的抛光技法不同,光泽也有所不同,也是我们断代的一个依据。